昨天有人問,他聽完了年會還是不知道直播拍賣的要領在哪裡。
問的人是個 Z 世代青年,直播拍賣如楠哥哥這樣的人物,對他來說是個非常陌生的異溫層。
我只回問他「那你看了誰誰誰的直播了嗎?」
『沒有。』
「把他的直播從頭到尾看了,也看幾場現在當紅直播主的影片,你就知道了。」
- - -
我過去也覺得直播拍賣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異溫層,有一陣子我狂加入一堆分享直播的社團,每天就讓我的臉書版面充斥各種直播,看久了以後也跟各種賣家喊 +1 買東西,整個讓自己沈浸在直播體驗裡(私下還加了幾個賣茶具木雕的老闆好友)。
我買過海產、木雕、生活用品⋯線上幾個比較紅的我也都加入 LINE@ 深入研究。
其實仔細算下標人數和商品標數,很快可以算出該直播主當天的營業額大概落在哪裏。
這個異溫層的消費力是超乎想像的。
- - -
對一般人而言,瞭解這個沒什麼必要,但對行銷人而言,你不能不理解這樣的溫層邏輯思考和生活情境,尤其是年輕的行銷人。
我們都會在某個時候遇到自己不理解的產品、也可能要操作自己不熟悉的族群,如果過去都從未接觸過,身邊也沒有類似需求者可以諮詢,這個時候要如何突破?
- - -
直播拍賣很吃魅力,也很吃氣氛,但絕對不是隨便一個可以和婆婆媽媽打交道的人都能完勝。看著大家在倒數秒數瘋狂 +1,即便商品對你來說吸引力不高,你也可能會失心瘋下標。
更重要的是陪伴感,透過即刻互動,當紅直播主喊你名字說午安,彷彿有種被看見的感覺,那種興奮感是不同的。